<td id="4a2cc"><center id="4a2cc"></center></td><tt id="4a2cc"></tt>
  • 您現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臺灣 >> 兩岸聚焦  >> 正文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圓寂 最大心愿“期盼兩岸和平”

    www.cleaningbylisa.com 來源: 臺海網 林連金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臺海網2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楊思萍 整理 臺媒圖) 臺灣佛光山2月6日宣布,開山宗長星云大師5日下午在位于高雄的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圓寂,享年96歲。

      星云大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8月出生于江蘇江都,12歲在南京棲霞寺出家,1947年從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遷居臺灣,1967年在高雄開創佛光山。

      星云大師畢生致力于弘揚人間佛教,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交往。

    開創佛光山 弘揚人間佛教

      臺灣佛光山6日在官網發布訃聞表示,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5日在念佛聲中,于佛光山辭世,享耆壽96歲。臺灣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指出,謹遵祖歸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不個別發訃聞、不做系念佛事,并懇辭香奠、花圈、花籃、花車。擇于13日上午9時在佛光山云居樓舉行圓寂頌贊典禮。

      臺媒報道,星云大師5歲起隨信佛的外祖母茹素,12歲在棲霞山寺禮志開上人披剃出家,法名悟徹,號今覺,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

      后來,他偶然在《王云五大辭典》中看到了“星云圖”,上面的解釋是:“宇宙未形成之前,無數云霧狀的星體結合,又大、又古老、又無際。”他非常欣賞這種寬廣、浩大又無邊的境界,也自許在黑暗中給人光明,于是他把法號改為“星云”。

      1949年初遷居臺灣,他感于臺灣佛教教育積弱不振,決定仿照大陸名山古剎的規制,創建一座叢林道場,同時為了培育僧伽人才,1965年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壽山佛學院后因學生人數增多,場地不敷使用,1967年星云大師變賣高雄佛教文化服務處房屋,購得高雄縣一些坡地作為建寺用地,于當年5月16日動土,定名“佛光山”。并將壽山佛學院遷回,率領弟子及學生胼手胝足開墾建設。

      臺灣佛光山表示,星云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佛光凈土,開山56年來,在全球創建300余所寺院、創辦5所大學,佛光會員數百萬人。

      星云大師一生看淡生死,心系社會。早在85歲即預立遺囑,88歲時首度對外公布,個人財產已捐公益信托教育基金,屬佛光山的資產都不是他的,他連一張紙也不留,他一生沒有積聚家累。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給人信心歡喜方便希望

      星云大師5日離世,臺灣島內各界紛紛對星云大師的離世表示哀悼。

      國民黨對星云大師的離世表達誠摯的哀悼與敬意,感謝星云大師一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帶給人們“三好四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精神。

      民進黨6日發出聲明,表達深切哀悼,并對星云大師一生致力于推動人間佛教、文化教育與慈善福利致以敬意。

      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看到星云大師圓寂感到非常的悲痛。星云大師曾談到,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待人處事要有恭敬心,不管是私人領域或是公共事務上面,給大家謹記在心的大智慧。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稱,星云大師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不僅投身公益,也全力投入教育,栽培非常多的人才,身教言教都讓人尊敬。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在臉書發文稱,感謝星云大師對世人的奉獻、對兩岸的啟發。

    一以貫之的心愿 期盼兩岸和平

      星云大師情系中華,一直傾心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熱心倡行社會公益、發展教育事業。

      他曾勉勵青年人“不光要做好人,好人之上還要做賢人、圣人、超人”,要“愛國、愛社會”。他說,過去中國人被視為“東亞病夫”,最近幾十年中國人才真正站起來,我們要以做中國人為榮,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2015年他曾表示:“50年前,我曾經有過一個想法:把中華文化中自古以來的精彩詩詞歌句、座右銘整理起來,為漂泊中的中國人,那些遇到挫折、心理苦悶的人,激勵和鼓舞精神。”

      在兩岸關系緩和、開放探親旅行之后,他開始到大陸訪問及弘法。

      星云大師生前一直致力推動兩岸交流,曾在接受傳媒采訪時說:“我一以貫之的心愿就是兩岸和平。我想對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對于兩岸關系,星云大師曾言,自己反對“臺獨”,正因生逢亂世,對生靈涂炭的痛苦心有戚戚焉,所以他主張兩岸和平,因為戰爭后果不堪設想。

      星云大師也曾說:“中國地方這么大,人這么多,怎么樣可以合作?團結起來成為一個拳頭,有力量,那就是中國夢。”

      近年,他更在大陸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捐建中國書院博物館、揚州鑒真圖書館、南京大學佛光樓,成立揚州講壇,積極推動文化教育促進兩岸和諧。

    4曾與廈門青年交流“看見夢想的力量”

      “我幾乎沒在學校讀過書,是在寺廟受到的教育。”2011年4月5日,繼2003年后,星云大師第二次到廈門,參加廈門大學90周年校慶,在建南大禮堂縱論“空有之關系”。星云大師在演講中特別強調,自己要感謝閩南和閩南人,因為他的幾位老師是從閩南佛學院畢業的。

      星云大師曾在演講中說南普陀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太虛大師是他兒時的偶像,給了他力量。

      2014年4月7日,星云大師參加廈門大學93周年校慶,并以《看見夢想的力量》為題,和青年學子、現場觀眾分享了他與夢想有關的佛學智慧。

      他的講座非常接地氣,他談社會、談家庭,更讓人感受到他的慈悲大愛。他鼓勵年輕人可以把夢做得“再高一點,再大一點,再好一點”。

      導報記者2015年赴臺駐點采訪,有幸在佛光山專訪星云大師。那時他已年近90歲,飽受病痛之苦的他,坐在輪椅上接受訪問。他的弟子說他依舊每天筆耕不輟,令人動容。當獲悉記者來自廈門時,星云大師精神矍鑠侃侃而談,他希望可以把他對于佛法的理解,帶回給廈門的讀者們。猶記得那天采訪完,記者在佛光山買了一本星云大師著作《貧僧有話要說》,拜讀后獲益匪淺,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愿人人都能活得像星云大師一樣充滿著力量。

    相關新聞
    陳文茜悼念星云大師:大師曾透露下輩子想當個廚子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云大師于2月5日圓寂,享年97歲。 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文茜隨后發文悼念星云大師,透露兩人最后一次見面是在2019年,離開時星云大師堅持要送別,讓她不禁感嘆“或許他已經知道,那次就是我們此生的訣別”。 陳文茜在文中提到,星云大師患有糖尿病,需控制糖份,而大師也在醫師囑咐與自己的休息中找到平衡點,每天偷吃一點。有一次...

    星云大師圓寂 臺灣各界人士悼念:為我們留下取之不盡的心靈寶藏

    星云大師(圖源:臺媒)   【華夏經緯網綜合臺媒報道】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云大師圓寂,引發臺灣各界人士紛紛發文追思懷念。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6日凌晨在社交平臺沉痛發文哀悼表示,晚間最令人哀痛的消息莫過于得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圓寂,而在哀痛中令人稍感欣慰的便是聽聞大師是在弟子們的陪伴中安詳離世。   韓國瑜回憶道,兩人最...

    號召“全黨挺林智堅”的蔡英文 欠臺灣民眾一個道歉!

    蔡英文(右)曾力挺涉入論文抄襲案的新竹前市長林智堅(左)之清白。(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據《中國時報》發表時評文章表示,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吵了7個月,最近臺教育主管部門總算針對林的中華大學論文案駁回訴愿;竹科管理局也在告訴期限前提出民刑事告訴,就只剩下臺大部分還在歹戲拖棚。當初要大家相信林智堅的清白、號召“全黨挺林智堅”的蔡英...

    星云大師圓寂享年96歲 曾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交往

    星云大師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2月6日訊:綜合媒體報道,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云大師于5日安詳離世,享年96歲。   星云大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8月出生于江蘇江都,12歲在南京棲霞寺出家,1947年從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遷居臺灣,1967年在高雄開創佛光山。他畢生致力于弘揚人間佛教,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交往。   臺灣佛光山...

    星云大師圓寂 臺灣佛光山:謹遵祖歸一切從簡 13日舉行頌贊典禮

    中國臺灣網2月6日訊 綜合臺媒報道,臺灣佛光山今日(6日)在官網發布訃聞表示,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昨日(5日)在念佛聲中,于佛光山辭世,享耆壽96歲。臺灣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指出,謹遵祖歸一切從簡,不設治喪委員會、不個別發訃聞、不做系念佛事,并懇辭香奠、花圈、花籃、花...

    激情的视频
    <td id="4a2cc"><center id="4a2cc"></center></td><tt id="4a2c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