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臺媒及臺當局防務有關部門相繼散布消息稱,大陸軍用航空器正展現出對臺灣島軍事上“南北包夾”之勢,說這是對2023年以來大陸各類軍機在臺島周邊的軍事活動,特別近日來尤其頻繁的軍事活動統計得出的結論。
何謂“南北包夾”?從臺灣方面散布的消息看,可以這樣理解:所謂“南北包夾”,意在說明大陸軍機的演訓行動凸顯出大陸軍機要從南北兩個方向展開對臺灣的軍事包圍。杜撰這種“大新聞”,意在制造大陸有對臺灣使用武力的危險并且這種危險正在上升的假象,以此來吸引國際社會眼球,誘使國際社會支持“臺獨”,給支持“臺獨”提供借口的目的。
西方某些政客為了在國內撈取政治資本、獲取國際上某些政治勢力支持,慣用的伎倆就是與“臺獨”勢力勾聯,插手臺灣問題。這是一種干涉中國內政、威脅中國國家主權的惡毒行徑,必然會遭到一切愛好和平、支持正義的力量的反對。迫于壓力,某些政客對這種活動的臺獨猶疑搖擺,不置可否,這可急壞了“臺獨”勢力。而去年“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輸得很難看,“臺獨”勢力為了挽救其在島內的政治頹勢,祭出借助外力這一陳年招數,也就有了“南北包夾”這種“大新聞”,以此刺激和促使美西方有關政客或勢力支持“臺獨”或加大支持“臺獨”力度的操作。
從美國方面看,這樣的消息,可以為美國某些政客提出新的向臺輸送武器清單制造借口。自拜登主掌白宮權柄以來,美國不斷加大售臺武器的力度。首當其沖的,當然是自新冠疫情爆發后,美國經濟發展乏力,美國政府企圖通過加大對臺軍售刺激美國經濟發展。不變的是美國國內政黨競爭的需要,共和黨企圖通過加大對臺軍售吸引某些利益集團的支持,以圖維護執政地位的穩定。根本上,是美國政府企圖通過加大對臺灣的武器售賣,加大對臺灣問題的干涉,使臺灣在美國對中國大陸推行構建戰略威懾線的設想中發揮獨特作用,以此增加與中國大陸進行戰略博弈的籌碼。
從臺灣方面來看,島內出現大陸對臺灣實施軍事“南北包夾”,其實也與臺軍在背后做手腳,滿足其私欲有關。隨著美國不斷掏空臺灣經濟,臺軍難以提升軍力,只好不斷地制造來自大陸的軍事壓力,渲染臺海地區軍事形勢的緊張氛圍,幻想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所謂的“南北包夾”,其實質就是:給臺灣問題引入國際因素,推動臺灣問題國際化。同時也進一步暴露出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政策正面臨山窮水盡的窘境,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和平發展才是人心所向的歷史大趨勢。(文/憨叔 來源/海峽之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