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a2cc"><center id="4a2cc"></center></td><tt id="4a2cc"></tt>
  • 您現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天下 >> 國內聚焦  >> 正文

    古稀非遺傳承人“一刀一版”刻印年畫 近三千塊版凝“匠心”堅守

    www.cleaningbylisa.com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鳳翔木版年畫頗具原始感的圖案和色彩展示了人們對生活的夙愿,我們所要傳承的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其中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邰立平說,要讓古老的技藝“活”起來,也要守住其“精髓”。

      邰立平出生于陜西省鳳翔縣南小里村邰氏木版年畫世家,從小受祖父和父親的熏陶、培養,承襲了家傳五百多年的民間年畫技藝。他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翔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如今古稀之年的邰立平,已雕刻四百余套版、接近三千塊版,一刀一木版,刻下了鳳翔木版年畫的“傳統美”。

    圖為邰立平現場指導兒童體驗制作年畫?!∈茉L者供圖

      “手工雕刻、制作的年畫是無法被機器替代的,年畫帶著匠人們的溫度與熱忱,優質木版年畫的墨線版需要制作者日復一日的練習,常年的積累才能揣摩透每一刀需落下的角度、力度,毫厘間見功夫。”邰立平對年畫技藝的“執守”,源自對年畫發自肺腑的熱愛以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感。

      一度,鳳翔木版年畫面臨著滅絕失傳的處境,很多傳統刻版遭到損壞。邰立平將“搶救恢復”木版年畫當作自己的責任。他走訪街巷,搜尋散落各地的畫樣,不斷挖掘所能找到的原畫,進行二次創作,挖掘、整理、研究、復刻鳳翔年畫版400余種(套)。

      “非遺傳承保護很多時候都是在與時間賽跑,可能我慢一點疏忽一下,就會有傳統木版年畫消逝在歷史長河中。”邰立平說,有六七年時間,他都是白天刻版、晚上封色。當時最多一天可以工作21個小時。

      為了讓年畫得到最大限度的留存和傳承,被更多人認識和欣賞,邰立平選擇將自己費盡心血收集整理和刻印的年畫“公之于眾”。20世紀90年代他編輯出版了兩卷《鳳翔木版年畫選》,1999年起,用二十年時間完成了第三卷112塊墨線版的雕刻工作,并計劃明年出版。

    圖為《鳳翔木版年畫選》?!∈茉L者供圖

      從搶救到傳承發展,邰立平帶著鳳翔木版年畫,走出陜西,走出國門。他多次受邀到海外展示鳳翔木版年畫,其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

      “每幅年畫都有獨特寓意,傳遞不同節日、時節、情境下人們對生活的期待,或是祝福,或是盼望豐收。通過年畫,外國友人也側面了解著中國傳統文化。”邰立平說,藝術是相通的,年畫帶給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似的藝術震撼。

      身為非遺傳承人,邰立平投入了大量心力培養年輕人。在他的引導下,年輕一代逐步賦予了鳳翔木版年畫“新生機”。

      兒媳王怡璇師承邰立平,她在學習技藝的同時,先后完成了世興畫局失傳已久的窗花套版等鳳翔木版年畫的代表作品。“我認為年畫傳統技藝、年畫紋飾寓意、年畫歷史研究始終是非遺傳承的重中之重。”王怡璇說道。

      隨著王怡璇應用鳳翔木版年畫的圖案元素創作的抱枕、臺歷等生活用品的面世,傳統文化進一步融入到現代生活。同時,年畫文化在游戲等領域創新應用的重點探索,也推動年畫跨界融合,引領年輕人群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傳統的木版年畫已‘漸行漸遠’,但傳統技藝如今依托多樣的形式,影響著民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邰立平說,希望在他和一代代“守藝人”的努力下,讓這門古老技藝和它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完)

     

    【來源:中新網

    相關新聞
    將媲美片仔癀的秘方獻給國家,泉州非遺傳承人出書記錄歷史

    臺海網1月30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近日,《泉州王氏中醫痔科學術思想與經驗薈萃》付梓出版,這本書由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王氏中醫痔科”代表性傳承人王堅主編,記述王氏中醫家學,梳理醫派,并詳述王氏中醫的臨證特點與經驗。 新出版的《泉州王氏中醫痔科學術思想與經驗薈萃》 ...

    鄉村少年宮為寒假生活增色添彩【圖】

    1月25日,孩子們在更樓街道后塘村文化禮堂學習繪制油紙傘。   寒假期間,浙江省建德市更樓街道下轄10多個村社依托現有的場地、教室和設施設立多個鄉村“復興少年宮”,請鄉村教師、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返鄉大學生等在假期為中小學生開展剪紙、音樂、繪畫等豐富的公益性趣味課程...

    兩岸非遺傳承人攜手走入廈門課后延時服務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中新網報道 詞曲清雅的南音,為清幽的校園平添一份古典之美。22日,在廈門市翔安區第六實驗小學里,來自兩岸的南音項目非遺傳承人,攜手為20余名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帶來一場“沉浸式”教學。   來自兩岸的南音項目非遺傳承人,攜手為20余名來自不同年級的學...

    壽寧開辦紅茶制作技藝傳習所

    臺海網12月8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壽寧縣紅茶制作技藝傳習所日前在“茶碼古鎮”斜灘鎮天福緣茶廠揭牌。壽寧紅茶非遺傳承人盧明基現場收徒,50多名紅茶制作能手參加了觀摩交流學習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為壽寧縣制茶工藝的提升提供交流學習平臺,展現壽寧茶人的堅守,同時宣傳壽寧高山茶公共品牌。(通訊員 韋希成)

    傳承梨花大鼓 感受非遺魅力【圖】

    11月6日,在威縣文化館,梨花大鼓傳承人張君立為曲藝愛好者表演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是一種傳統曲藝,歷史悠久,唱腔獨特。近年來,為傳承梨花大鼓,河北省威縣文化館開辦多期培訓班,邀請非遺傳承人對曲藝愛好者進行培訓,讓更多人學習和感受非遺曲藝的魅力。   新華社發(田...

    激情的视频
    <td id="4a2cc"><center id="4a2cc"></center></td><tt id="4a2c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