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a2cc"><center id="4a2cc"></center></td><tt id="4a2cc"></tt>
  • 您現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天下 >> 國內聚焦  >> 正文

    高校對校外人員開放了?專家:應逐步適度恢復對外開放

    www.cleaningbylisa.com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近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宣布恢復校友出入校權限,部分高校還允許家長和校外人員申請入校。

      “乙類乙管”實施后,高校對外開放規則有何變化?校外人員是否還能出入校園?

      恢復校友出入權限,家長也能到校參觀

      目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陸續發布通知:結合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和校園實際,學?;謴托S衙忸A約出入校本部的權限。

      大學校友可通過出示電子校友卡、實體校友卡或有效身份證件,經工作人員核驗確認后,步行入校。未辦理相關證件的校友可通過校內單位預約流程,申請入校。

      對于家長和校外人員,東南大學特別規定:因需入校的家長和其他校外人員,可提前一天線上申請,并經校內有關單位負責人審批,審批通過后生成入校碼,方可入校,出校時,需做好掃碼登記。

    資料圖:圖為2021年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在北京大學西門與家人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近期發布通知,取消白名單以外人員入校報批制度,恢復疫情前入校模式:工作日來訪人員可在官方小程序申請入校,填寫被訪部門、被訪人員及來校事由;來訪人員出示有效證件,做好登記后可進入學校。

      大學在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對外開放,參觀人員在校園開放期間必須持本人有效證件在門崗登記,并接受安保人員查驗。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二在讀生小劉對此表示很支持,“大學能正常運作挺好的,大家來參觀,也能對學校有了解”。

      大學校園備受青睞,卻也有協調煩惱

      大學校園一直是校外游客熱衷參觀的地點之一,特別是花季等特殊時期,各大高校迎來游客參觀高峰期,校園和校外人員的協調問題也凸顯出來。

      中新網了解到,高校此前對社會開放時,規定學生宿舍區、教職工家屬區和教學科研場所集中區域為非開放區域,圖書館、體育館等則可以進入。目前,雖然多所高校陸續恢復校友出入權限,但暫未對社會全面開放。

      武漢大學保衛部工作人員向中新網表示,目前學校暫未對普通游客開放,校園教職工、學生的到訪親友可聯系校內人員進入校園。

      24歲的崔磊本科就讀于武漢大學,他告訴中新網,在2020年之前,武漢大學沒有設置門禁,可以自由出入。“武大之前是真正沒有圍墻的大學,正門口是一座開放的牌坊,學校就坐落在商業街附近,經常有游客來參觀。”

      每年3月是武漢櫻花開放的時節,也是校園游客最多的時候。崔磊表示,這個時期經常能看到專程來武大拍照的游人,學校在受到大家欣賞和認可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擾。

      在校園內,從學生宿舍到教學樓之間有一條著名的櫻花大道,花季時期常常被聚集人群圍得水泄不通,還有游客在學生上課時探頭探腦,影響了正常教學秩序。

    資料圖:圖為2021年游客在武漢大學櫻花大道上拍攝盛開的櫻花。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除了校園景觀,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及場地也經常吸引一些校外人員。

      阿九居住在北京一所高校附近,此前曾在一所大學校園的籃球場打球,有時還會碰到一起加入的學生,“球場挺好的,碰到學生,問一句‘能玩不’,就可以一起打球了”。

      談及大學公共設施問題,他認為,一些有學生在自習的地方不太適合開放。“但球場這類的,我覺得可以在學校沒有自主活動的時候放開,社會上這類公益性的資源比較少,如果能有多一點公共球場或社區球場,誰會去學校呢?”阿九說。

      “有取有用”,高校宜與公眾共建共享資源

      雖然從前的對外開放曾對校園秩序造成影響,但崔磊仍然希望今后能逐漸恢復到放開狀態。

      “一方面大學具有公共屬性,應該對外開放部分資源;另一方面大學生也不應該被圈養。”他表示,開放的同時應加強管理,不能打擾到學生生活。

      “寒暑假沒什么課的時候,校園里的資源就可以合理利用起來了,能夠協調好開放秩序也是大學管理能力的體現。”崔磊說。

    資料圖:圖為2022年市民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閱讀學習。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傳媒工作者侯知謙此前曾到一所高校參加活動,因開放權限問題產生困擾。他認為,作為城市文體資源的重要聚合樞紐,向公眾開放體育場、綠地等區域可以說是公立高校“有取有用”的社會義務。

      “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高校理應在保證師生安全和教學秩序的前提下以合理方式向公眾開放,盡管此舉將讓高校重新擔負起相應的管理職責,但其更顯著的意義在于讓公眾參與高校共建,共享豐富的資源。”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呂林海則認為,大學具有文明教化、傳播知識的社會職能,同時還應承擔起社會責任。

      “高校是知識資產的擁有者和奉獻者,不能僅僅提供一些物理資源,更應該成為社會的知識資源管理中心,將來應逐步適度、有限地恢復到開放狀態。”呂林海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來源:中新網  劉歡

    相關新聞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致力于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成為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和重要引領者,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新動能。 新年伊始,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邁出有力步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印尼正式生效。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也從今年起正式實施,與上...

    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對外開放

    昨天上午,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正式開放,市民又多了一個可以游山、觀城、望湖、看海的休閑好去處。至此,我市健康步道的建成總里程達229公里,未來將逐步形成“一環一帶多廊道”的慢行系統。 上午,不少市民來到正式開放的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二期,看美景、拍美照,暢享詩意生活。林海線二期長約13公里,全線共設置34個出入口。 從環島路太清宮步行往上,...

    “晉江經驗”20周年成就圖片展免費對外開放

    臺海網12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王福敬)12月15日上午,“晉江經驗”20周年成就圖片展揭展儀式在泉州晉江市博物館舉行。   “晉江經驗”20周年成就圖片展分為前言、孕育、篤行、弘揚、結語5個篇章,共收錄357張圖片,輔以文字解說,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角度,全面反映泉州、晉江20年來傳承弘揚“晉江經驗”的生動歷程和系列成就,充分展現“晉江...

    貿易額增至6.9萬億美元 高水平對外開放藍圖繪就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額從4.4萬億美元增長到6.9萬億美元,連續兩年全球第一;吸引外資規模自2017年以來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至2021年,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281億美元,穩居世界前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增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讓開放為全球發展 帶來新的光明前程——中外專家評說進博會作用和成果

    本屆進博會新設“中國這十年——對外開放成就展”綜合展示區。記者 王迪 攝 11月7日,進博會樂高展臺吸引參觀者前來體驗。記者 陳尚文 攝 11月6日,在首次參展的德國科德寶集團展位上,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展品性能和技術。記者 韓碩 攝 11月7日,食品與農產品展區,哈薩克斯坦展...

    激情的视频
    <td id="4a2cc"><center id="4a2cc"></center></td><tt id="4a2cc"></tt>